新春佳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和喜慶的節日之一,正月里貼春聯、逛廟會、鬧龍燈......各地年俗不盡相同,而在我國的沿海地區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“海味兒新年”,傳承已久的漁家過年習俗,至今仍洋溢著濃濃的海洋風,為新年增添了別樣的風情。
大連:吃“上船餃子”,拜海神娘娘
大連,作為沿海城市,其獨特年俗就是舉辦海神娘娘祭典活動。從正月初十開始,家家戶戶就會開始扎制海燈,相傳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,漁民會以家庭為單位,祭拜海神娘娘、許愿、祈禱。晚上海島漁民要吃“上船餃子”,預示一年一帆風順,吃過餃子,天放黑后,拿著扎制的海燈、竹竿、貢品、鞭炮到海邊,根據當晚風向放海燈,把海燈放到海邊時,用竹竿把海燈推向深水,順風飄向遠海,這時岸上鞭炮齊鳴,香火縹緲,磕頭、祭拜活動開始,把放海燈這一習俗推向高潮。
青島:“?!弊植荒艿怪N
青島漁民也有獨特的過年習俗。漁民吃年夜飯時,不吃帶殼的水產品,像海螺、螃蟹、蛤蜊等。在除夕這天,漁民們一大早會來到漁船上貼春聯、貼“?!弊?,船頭貼的“?!弊?,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樣可以倒貼(倒貼有“翻轉”之意,為船家一大忌),還要在船艏、船艉、主桅上張貼“順風順水”“一帆風順”等字樣,在船艙口貼門神,豎起彩旗、掛上燈籠,把漁船裝點一新。
浙江臺州:滾花龍
滾花龍出自臺州坎門,也稱坎門花龍。龍一直是中國傳統符號的典型代表,而對于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講,龍更是“海洋之神、海洋守護者”,因此許多沿海地區都有舞龍這樣的傳統??查T花龍已有500多年的歷史,“吉日起檔”“雞血開眼”“花龍繞柱”和“化龍歸?!笔强查T花龍活動的特色內容。元宵節時,舉行接龍儀式,到了正月十八晚,花龍不再搖頭擺尾,緩緩前行至海灘,將龍頭和龍尾在海灘上燒祭,稱之為“化龍”,即送龍回歸大海之意。
福建:到媽祖廟祈福 嘗媽祖宴菜
在東南沿海一帶,媽祖文化一直是人們的精神寄托,民間有很多自發形成前往媽祖廟的新年祈?;顒?,福建莆田的湄洲島就是其中之一。
湄洲島上的媽祖廟很壯觀,被人們稱為“海上布達拉宮”。這里的媽祖祭祀活動主要集中在大年初一至初三,場面十分盛大。此外,去尋找地道的媽祖宴菜,哪怕是品嘗海鮮也可以大飽口福。媽祖宴菜共十二道,每道菜都凝聚著廣大信徒對媽祖的崇敬之情,寓含著人們對事業家庭的美好祝愿。
海南:鯉魚燈鬧春
鯉魚燈鬧春是海南漁鄉在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,在瓊海市尤為盛行。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這段時期,每到夜幕降臨的掌燈時分,鯉魚燈隊便開始走村串戶舞耍鯉魚燈。鯉魚燈隊舞耍一村又一村,每一家都不能遺漏,渴望增丁增福的人家會跟鯉魚燈隊購買鯉魚燈。瓊鄉人認為,經過舞耍的魚蝦便有了靈魂。因此,鯉魚燈隊都要舉行銷魚儀式。鯉魚燈頭會帶著飯團、濃酒和熟肉供奉并燒香祭,把所扎制的鯉魚燈道具全部焚燒,請求各路神明把鯉魚送回龍宮。